近日,“我是武汉好声音”之“共抓长江大保护”宣传活动在汉阳区展开。5月23日上午,由汉阳市政承建的市康复中心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作为汉阳四新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样板工程,接受了长江网的现场采访和报道。
市康复中心位于四新南路以北,四新大道以南,江城大道以西,占地面积约1.1ha。海绵改造前中心内硬质铺装面积大且不透水,车行道路路牙阻挡了路面雨水汇入绿化区域,绿化档次不高,部分节点景观缺乏层次,绿地缺少雨水收集区域。由于缺少管养,中心绿化出现“黄多绿少”的现象,遇到下雨天,绿地里面的泥土甚至会被冲刷到人行道、车行道上来,停车位还容易出现积水问题。
经过系统性的海绵改造后,中心内的停车位、车行道、篮球场、绿地全部对应改造成了海绵设施,且下面的渗管、蓄水层都是相互连接,形成了有机的蓄排水系统。停车位经过改造成为生态透水停车位,搭配墨玉色卵石边沟,渗过来的水透过渗沟滞留和过滤之后,再进入到市政排水管网;雨水花园也可以蓄积一部分雨水,以免流到人行道或车行道上。
在篮球场和车行道的改造上,为了节能降耗,保留了原来完好的混凝土铺装,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透水盲沟和透水沥青,达到了既能透水又节能降耗的目的;篮球场采用的则是彩色透水沥青铺装,这种彩色沥青既能满足沥青的质量和透水要求,同时鲜艳的外观颜色也和康复中心“人助、自助、助人”的理念不谋而和。
在此次康复中心的海绵建设中,完全融入与展现出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理念,不仅为“四水共治”-治污水、排涝水,从源头减排、源头过滤、源头防范、源头调蓄等4个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有效保护了地表土壤的流失,缓解了区域热岛等症状,给修复长江水生态、水环境与共抓大保护带来市政行业示范作用。
据悉,本次活动由武汉市直机关委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集团联合承办,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展现对防范和治理“四水共治”发挥成效的工程进行宣传报道,活动将通过见微、长报客户端进行网络直播、武汉电视台进行电视新闻和专题报道、长江日报集团进行报网微信公众号等联动宣传。(吴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