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长江大道一期预计9月完工 最宽处双向14车道
来源:原创文章|作者:本站编辑|发布时间:2014-05-14|浏览人次:3465
    长江大道,这条穿越三镇过江景观大道,承载着武汉城市发展的时间长轴和空间画卷,由3000名筑城者泼墨挥毫,已缓缓铺开。

    长江大道 2012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18个月施工,这条大道面貌已大为改观。记者近日从长江大道武昌段建设方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汉口段建设方中建三局获悉,长江大道一期工程 (范湖-鲁巷湖滨花园段)预计今年9月基本完工。日前,本报记者分两路,探访这条景观大道新气象。

    亮点一最宽处双向14车道

    昨日,记者驱车从长江大道范湖段往武昌方向行驶,马路宽阔,行进途中处处是景。“这是武汉目前最宽的马路,不光好看,还好用。”汉口段施工方中建三局长江大道一项目部经理张楚安称,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路变宽了变绿了。

    车过了汉口范湖转盘,眼前豁然开朗:主辅分离,中间双向12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各有一个车道宽,车辆各行其道,无论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左右两边都会有绿树鲜花扑面的感觉。

    长江大道采用快慢结合的断面形式改造,车道数10-14车道,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主辅分离的行车格局,不仅能保证机动车快速行驶,还能让自行车和电动车车主,既安全又舒心地自由穿行城市街头。

    亮点二沿线老旧建筑穿新衣

    更大的变化还体现在沿线的立面整治上,沿线几乎所有的老旧建筑都已换装,还剩下少部分待拆的旧房。改造后的临街高楼现代气息浓郁,银白色的金属质感外墙,整齐划一的绿色隔栅,大气的驼灰色墙体砖……

    长江大道一项目部相关人士介绍称,仅一期工程立面整治,就涉及沿线72栋老楼,楼高8层至30多层不等,内容包括更换彩铝窗、安装空调百叶、外墙涂装、更换雨阳棚、修复玻璃幕墙、屋面防水以及违章建筑拆除等。改造带来的变化是不仅美化了景观大道,也能让市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街道界面上,高层建筑退后道路红线不小于12米,改造后长江大道最宽处,达到了87.5米,让人视觉更加愉悦。沿途的外墙已亮化,包括楼房和天桥、立交桥都设置了亮化灯。

    亮点三6米宽地下箱涵可走车

    “长江大道改造最难、最令人震撼的部分,其实都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中建三局长江大道一项目部经理张楚安称。

    在汉口青年路立交下,张楚安指着武汉广电一侧的路面告诉记者,施工同时针对能力较弱的箱涵进行了升级扩容,并更换老化的自来水管。在马路一侧,下面就是全长2.5公里的武汉中心城区第一箱涵,最宽6米高2.2米的巨大混凝土构造,也是目前中心城区最大的地下箱涵,承担着排水和地下管线铺设功能,今后蛙人带着氧气瓶才能进去疏捞。

    “这个巨大的箱涵,光改造费用就达5000万元,这也是今后主城区的地下设施改造的方向。”据张楚安介绍,有了这样的“巨无霸”,排水功能大增,地下管线铺设也更有条理。

    亮点四全程十八景移步可换景

    根据规划,在长江大道沿线每2-3公里有一处景观节点,共设置景观节点18处。目前,已形成范湖、建设大道、江汉一桥和月湖周边等多处景观节点。

    记者沿线踏访看到,乔木、行道树、竹类、灌木、地被等丰富多样植物形成的绿化带,已在长江大道初具规模。

    在范湖、青年路、傅家坡等一些宽敞路段,还形成了双排行道树的格局。新植的两侧绿化带,上面是香樟、梧桐等高大乔木交替种植,中间采用藤本月季围栏,下面以鸢尾等点缀。光谷建设公司绿化部介绍,如此一来,将保证长江大道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季、花景。

更值一提的是,在绿化带内,采用了新型自喷式地灌系统。记者看到,已全线埋入的自喷式地灌系统,只在花丛中露出毫不起眼的喷头,它们能定时、定量自动喷水,不仅节水效果可达30%以上,还能减少人工洒水工作量。

    亮点五亮化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长江大道的亮化主次分明、明暗有序、富于变化。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前提下,不同功能区拥有不同的夜景照明特征。比如青年路立交亮化主题为“青春之歌”,以白色洗墙灯照射桥体,形成连续柔和的光带,桥身侧面则分布着蓝黄相间的LED光源;航空路立交亮化主题为“商都华章”,通过冷暖光分层照明,配合周边标志性建筑;武胜路立交亮化主题为“都市变奏”,灯光更强调人性化,以紫光灯暖色系创造出安全和舒适的步行空间。

最近新闻
更多新闻 >